□ 韩宗峰 这个“五一”假期,消费市场持续火热,“情绪消费”成为关注焦点。随身携带的解压“捏捏乐”、虚拟世界的AI陪伴、释放负面情绪的“放青松”等,成为不少人度过假期的必备元素。当前,一些释放焦虑情绪、提供情感陪伴的创新产品,看似传统意义上实用性不强,却因承载情感价值而成为消费市场的新热点。 “情绪消费”不是噱头,它正悄悄形成发展声势。《情绪消费崛起:2025年市场格局与未来走向》显示,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,“情绪经济”正从边缘走向主流。可以说,当代人的心理代偿需求,正催生万亿级...